本文作者:访客

世界首例“反向折叠”患者在国内手术成功,已能够躺平

访客 2025-08-26 15:21:02 7441 抢沙发
世界首例“反向折叠”患者成功在国内完成手术,术后患者已能够躺平,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医疗领域的进步和创新,这种罕见的病例挑战了医学界的传统观念,手术的成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,也为类似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,展现了我国医疗技术的实力,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。

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,据红星新闻昨日报道,曾因反向折叠 180 度被医生断言“活不过 13 岁”,趴在瑜伽垫上完成高考的山东男孩姜延琛,在历经 4 次高风险手术后,目前已能“躺平”。8 月 26 日就将出院的他,即将重返大学校园。

世界首例“反向折叠”患者在国内手术成功,已能够躺平

▲ 去年的姜延琛

报道称,姜延琛是国内乃至世界首例“反向折叠”患者,被诊断为脊柱反向折叠严重畸形,由基因突变引发的罕见性先天肌肉营养不良,在全世界都属首例。

该手术由成都京东方医院脊柱外科梁益建团队领衔,这场手术的难度远超常规脊柱矫形,根源在于脊柱反向折叠的特殊性。

与常见“驼背”(正向折叠)不同,反向折叠患者的脊柱向反方向弯曲、拉长,胸腔薄如纸,肋骨无法膨胀,膈肌因胸腹腔高压难以下降。“从肚子上摸甚至能摸到主动脉,胸腔腹腔的整个前后径都很短,呼吸空间极度狭小,引起了呼吸衰竭。”梁益建说,并且姜延琛的肺功能仅为正常人的 20%,还伴有重度骨质疏松,骨质甚至达不到 60 岁女性的水平,这些都为手术增加了难度。手术中还需考虑麻醉、呼吸障碍、大出血、瘫痪、循环衰竭等危急情况的紧急预案。

就像在深井里操作,周围全是重要结构。”梁益建这样描述手术环境的严苛:

  • 脏器挤在狭长体腔内,腹腔高压使静脉血主要通过椎管内静脉丛回流,手术全程出血量较大,视野不清;
  • 脊髓被拉长变细,周围缠绕大量静脉丛,一旦损伤便意味着瘫痪;
  • 姜延琛既往手术导致颈椎解剖结构破坏,颈椎前后截断操作需精准避开椎动脉,毫米级偏差都可能致命。

团队创新采用“反向截骨”方案,将拉长的脊柱矫正成类似“驼背”的状态以创造空间。

从 2024 年 12 月 4 日的反向截骨矫形手术,到 2025 年 2 月 19 日的颈椎截骨矫形翻修手术,再到 2025 年 4 月 17 日的髋关节松解手术,直至 2025 年 6 月 25 日的胸椎段矫形手术,梁益建主任带领团队先后为姜延琛开展 4 次手术,矫正约 170 度,这也标志着成都京东方医院完成了世界首例反向折叠人矫正手术

世界首例“反向折叠”患者在国内手术成功,已能够躺平

▲ 姜延琛已能躺平

IT之家查询成都京东方医院官网获悉,成都京东方医院有限公司是由京东方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集预防、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保健、康复为一体的现代三级综合医院。

脊柱外科主任梁益建的宣传图被挂在成都京东方医院官网首页,他是京东方集团首席技术专家,从事骨科工作 38 年,擅长各种骨科疾病,尤其是脊柱疾病的诊治,近二十年专门从事重度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矫形治疗,曾获得中央电视台“感动中国年度人物”(2017 年)。

世界首例“反向折叠”患者在国内手术成功,已能够躺平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744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